1、首先你要明確什么是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在ISO14001:2004中的定義是:一個組織的活動、產品或服務中能與環境發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簡言之就是一個組織(企業、事業以及其他單位,包括法人、非法人單位)日常生產、工作、經營等活動、提供的產品以及在服務過程中那些對環境有益或者有害的影響的因素。比如:一個工廠,有人吧,這些人要消耗水資源,同時就要排放廢水,新鮮水的消耗與廢水的排放就是對環境有害的因素。在廠區里種樹種草,綠化美化環境,廠區綠化就是對環境有益的因素。
2、環境因素調查 ISO14001:2004標準中有環境因素的識別與判定要求。開展環境因素調查就是為了識別出一個組織內有哪些對環境有害或者有益的因素。目的是為了控制這些因素,減少對環境的危害。
3、環境因素識別的方法 ㈠、考慮三種時態:過去現在和將來 ㈡、考慮三種狀態:正常、異常和緊急 ㈢、考慮七個方面的內容: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廢棄物污染、土地污染、資源與能源的消耗以及當地的環境問題和社區關注的問題。 ㈣、考慮法律法規的要求 ㈤、其他被關注的問題
☆ 識別的方法可以采用調查法、現場觀察法、排查法、過程分析與判斷法等
4、 對識別出的環境因素要進行評價,找出重要環境因素,從而進行必要的控制,減輕環境壓力。
☆ 評價時可考慮一下幾個方面:發生的頻次、環境影響的范圍、環境污染危害的程度、相關方關注的問題、法律法規的符合性、可以控制的程度等。
|